国外城市如何让市民 二维码
231
发表时间:2014-10-10 11:54 “十一”假期热闹劲还没散去,雾霾就铺天盖地而来,据中央气象台预报,9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和霾天气继续发展,北京局部地区更是达到重度以上污染,并将一直持续到11日。这次雾霾除了因入秋湿气较重不利于漂浮物扩散外,假期前后大量车辆出行带来的尾气也被大众诟病,于是,河北等地限行传言又起。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国外是如何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保证市民公交优先的。 圣保罗BRT道路世界最长 圣保罗被认为是世界上提出与解决交通方案***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该市就开始建设封闭式中央公交专用道路。如今,圣保罗是世界上拥有最长BRT(快速公交)道路(146公里)的城市。 以圣保罗9deJulho大道的BRT线路为例,该路线全长11公里,由地下通道与地面两车道的专用中央封闭通道组成。站台长600米,包含岛式站台设计,通过明了的指示指导乘客乘车。据统计,该道路交通高峰时段每小时能通行公共汽车超过220辆,搭载乘客近20000人,公共汽车平均时速约20公里。 新加坡新加坡公交系统以私家车为“竞争对手”。作为世界上最早设立公共汽车专用道的国家之一,新加坡设立公交车专用道、公交车专用街、公交车专用弯道,为公交车辆提供了交通优先权,政府还规定公交车是进入交通限制区优先使用的路面交通工具。政府对公共汽车的站点设置、安全标准、服务收费等也进行了严格的管制,规定在距离住户门口400米内必须设有公交车站。 英国伦敦实行公交优先、车票一卡通政策;对公交运行实行现代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流量监测、道路及车站管理,疏通公交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逐步教育民众树立环保意识,鼓励市民多使用公交,降低私家车的使用率,提倡出行骑自行车,不鼓励老年人在车流高峰时出行。 此外,伦敦郊外的希思罗机场是英国最繁忙的航空港,来往的旅客多,该机场与伦敦市区之间的公路拥挤不堪。伦敦交通当局在这条公路上划出“公交专用车道”,还为800多辆公交车辆装上了特殊的设备,驾驶员可以凭着它改变市内57个交通要道口的信号灯,从而使“公交优先”真正落到实处。 法国巴黎的公交服务系统便民措施完善,售票和检票系统高度自动化,票类齐全,选择多样,均可在有效范围内的各种交通工具上通用。公交站牌清晰,换乘指示一目了然。公共汽车站上安装了电子显示器,标明下一班车的到站时间,乘客可在地铁站随时领取免费地铁和公交车线路图。资金来源多样化,多方投入保运营。2012年,巴黎公交管理部门和工会签订了一个“4年发展计划”,其中的重点就是通过奖惩机制提高公交准点率。 匈牙利布达佩斯70%的居民依靠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匈牙利的交通法规明确规定,机动车辆在没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拐弯处以及发生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应让公共汽车先行。 意大利意大利罗马的公交汽车同样没有售票员,司机不管售票,只管安全运行,是名副其实的无人售票车。罗马的公交车一般是前后门上车,中门下车,因此在汽车的前后门附近安装有打票机,乘客上车后,将票插入打票机,打票机会自动地在票上打上乘车的时间及有效时间。每次打票机打过票后,75分钟内有效。也就是说,如果你去的地方不太远,75分钟之内能够回来再乘公交车的话,就不必再买票了,因为原来那张票还可以用。 日本为了确保专线公共汽车畅通,采取了以运行线路多的道路为中心设置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公共汽车优先车道的办法。从1971年开始,日本在神户、大阪、名古屋等市进行专用车道彩色化施工。有关方面在地面用黄色、红褐色或茶色区分,希望形成视觉感来保证专用道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日本逐步使用公共汽车彩色专用车道后,使车道上停车和普通车辆驶入的次数大大减少,提高了高峰时间公共汽车的车速。 首尔公交车开在路中央 在韩国首尔,有8条主干道设有公交专用道,总长达73.5公里。 与我国一些城市不同的是,首尔公交专用道是设在路中央的双向通道,沿线的公交站点也随之移到马路中间,呈“私车-车站-公交-车站-私车”的布局。 首尔市市长助理、城市交通总部部长金尚范在论坛上介绍说,实行这种公交专用道后,公交车辆行驶速度至少提高了18%,乘客数量增加了15%至38%。“在两侧小轿车的"敬让"下,公交车快速驶过、优先拐弯,这样的"公交优先",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芝加哥公交车到站“间隔均匀” 美国芝加哥的公交管理则透出浓浓的“技术味”。芝加哥交通局总运营主任威廉·穆尼说:“我们尝试使用各种方法,使公交车辆到站间隔变得更加均匀。”为此,芝加哥交通局在5条公交线路上进行了试验,内容包括在终点站监测发车和抵达时间,安排后行车辆超越先行车辆和调整发车时间等。 公共交通国际联会秘书长汉斯·雷特说,人们在换乘或等车时,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因此,减少乘客等车的时间,是增强公交吸引力的一个关键。20路麦迪逊巴士开始试用“公共汽车跟踪器”导航装置,为乘客提供预计到达、停靠信息。在芝加哥,154条线路上营运着两千多辆公共汽车,其中一半以上配备有“乘客人数自动计数”技术,乘客人数、出行方式都一目了然。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