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车选型趋势 二维码
241
发表时间:2013-08-19 15:34 本网讯:7月16日~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2013年会。在此次会议上,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董文荣同志被提名增补为九届编(顾)委会委员。董文荣和杨晋宇撰写的《大同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车选型趋势》论文在会议以“车型发展趋势及公交场站维护管理”为题研讨交流上,因主题鲜明,实际操作性强,推广价值大,被会刊评为2011~2012优秀论文。 【原文】2008年以来,大同市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在《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基础上,按照“古城保护、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矿区提升”的思路和“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不求**,但求**”的城市发展战略,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新区建设框架已经显现,古城保护修复即将完成,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这些城市建设的根本性变化对城市公交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优化城市公交线路,提升公交客车档次,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是公交公司的基本工作,所以公交事业也随之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公交客流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大,要求公交公司必须更新老旧车辆的同时,新增更多的线路和车辆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在新增和更换公交客车时,如何选择车型,合理选择车辆技术配置成为公交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公交客车的技术选型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技术超前性。多年以来城市公交客车的技术配置在客车行业内整体处于中下游水平,这与各公交公司靠财政补贴生存,采购时不得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有关。但是这种情况的延续必然导致城市公交客车技术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和环保需求,因而会出现刚更新的车辆就已经无法满足环保、客流、路况等多方面要求的情况。所以在公交客车选型时必须考虑到一定的技术超前性,才能保证在公交客车8到10年的使用周期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基本需求。 (二)技术成熟性。城市公交客车上的每一项新技术应用都有一个从开发试验到成熟使用的阶段。选型时如果一味强调技术的创新,忽略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毕竟在公交客车的使用周期内,成熟的技术才能保证后期维护、使用等方面的可靠性。 (三)技术承接性。新增的公交客车必须考虑在技术上与以往使用车辆的承接,应选配与在用车辆型号类同的总成件,保持新车与老旧车辆的总成互换性。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使维修工人、保修机具都能发挥**价值,否则会在后期维护使用当中出现技术上的困难和材料机具上的浪费。 (四)经济性。城市公交运营一直以来都是政策性亏损行业,所以城市公交客车采购时首先会考虑质优价廉的车型,而且要求后期维护成本低、运营能耗低。所以在选型时一定要选择综合性价比更高的车型。 综合以上选型原则,目前我市公交客车的优选技术配置趋势应为: 一、动力设计环保化。现在的社会发展要求可持续科学发展,对城市公交客车这一重要大气污染源的控制必将越来越严格。公交动力总成的发展也以环保、节能、低碳为目标,所以新能源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是城市公交客车的选型趋势。结合我市现状来看,CNG客车已经成功应用,技术相对成熟;而与其具有技术承接性的LNG客车各方面性能更优越,所以CNG、LNG客车是未来3年内我市公交选型的主流车型。在目前纯电动客车技术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选用气电混合动力客车可以更进一步提升公交客车的环保节能性,更符合我市整体发展规划要求。 二、形体设计大型化。随着大同市城市建设规划的日益完善,宽敞的城市道路设施为大型公交车的运行提供了必要条件。大同公交现在运行的车辆以12米级车为主,实践证明基本能够缓解乘客在车厢内的拥挤状况,符合目前的乘客需求。但是在部分线路上,特别是客流短时间内相对集中的线路可以考虑选用更大型的14米级双后桥客车,因为大型公交车辆能在减少车辆数量的情况下提高运输效率,满足缓解城市交通堵塞和提高公交运输效率的双重要求。未来在道路设计了公交专用道的情况下,大型车辆将成为公交运力的主体。未来3年大同公交将形成以12米级客车为主要运力,部分应用14米级客车来缓解高峰线路客流压力,10米级客车作为小客流边缘线路的有效补充这种合理配置格局。 三、技术配置多样化。2011年我市首条快速公交开始试运行,快慢车和大小站理念的引入要求设计和制造不同技术配置的公交车。每站都要停靠的慢车主要考虑以乘客站立为主,满足短途乘客的需要。由于停靠和上下车频繁,要求所设计的车辆容量要大、底盘承载能力要强、发动机扭矩要大、车辆经济车速要尽可能的低;车门要宽敞,上下车台阶要少,地板要平坦,座椅设置要少,这种车型仍是大同公交未来3年内的主要运力。但是作为补充,以快速公交为代表的快车必须满足远距离乘客的乘座需要,要求设置足够的座位,由于乘客乘坐车时间长,在车辆的舒适性、高速性设计上要求较高。 四、性能选择人本化。技术发展的可行性使公交车设计从以技术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化。为所有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是公交服务的宗旨,而面对21世纪城市化和高龄化的社会问题,为每一位市民(老人、小孩、残疾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设施是公交文明服务的重要标志。地板和车门设计要低平化,采用二级踏步或一级踏步,要尽量满足特殊群体的乘车要求:为满足摸索行进的盲人的要求,设置提供合理的触摸标识;为满足依靠视觉获取信息的聋哑人的要求,提供全新视觉标识;为满足坐轮椅乘客出行的要求,提供方便上下轮椅的设施;为满足上下班高峰期快速移动和快上快下的要求,提供平坦宽敞的上下通道。 五、信息沟通智能化。网络技术日益发展提供的可行性和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使公交车信息化设计趋向智能化。在车辆维护保养方面,车辆自诊断系统和CAN总线技术已经成熟市场化;在车辆运行方面,行车记录仪、车内外可视监视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已经在实施。未来3年在车辆选型中必须考虑上述信息系统的适用性,避免后期改装带来的麻烦。 六、外观设计艺术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城市美化要求使公交车外观设计趋向艺术化。城市公交客车作为公共服务的窗口,必须体现“艺术之城,雕塑之都”的风范。在更新选型时必须考虑车身的造型设计追求美观实用,力求有强烈的动感,流畅的线条,能够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城市自身的格调相一致,相协调,成为城市中流动的靓丽风景线,起到点缀和美化城市的效果。 七、操作系统自动化。日益成熟的机电自控技术使公交车操作系统趋向自动化。目前汽车操作系统自动化技术已日趋成熟,大同公交已经在用的液压助力装置、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车辆自动润滑系统等均表现出自动化的优势。但是在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上还是空白。未来3年车辆选型时引入该技术,将会大大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度,满足乘客的更高要求。 八、应急设置可靠化。日益成熟的智能和安全技术使公交车应急设置趋向安全化。现在大同公交大部分CNG车都安装了发动机舱内自动灭火弹,有的车还具备燃气泄漏报警功能。随着安全技术的提高,汽车行驶里程与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比率正在逐年下降。但因城市人多,车辆行驶中的安全隐患也多。所以,未来选择更新车辆时,可以考虑选择能够提高安全性的新技术,如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带防抱死装置的制动系统(ABS)等。 九、总成寿命同步缩短化。城市经济发展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使公交车更新结构趋向整体同步化和更新周期缩短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以往公交车设计的寿命较长,但许多零部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于是要通过更换和大、中修达到。然而,其代价是整车的技术性能下降,并存留安全隐患。缩短车辆报废周期不仅有利于实现更新结构整体同步,也有利于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在选择新车时要更多的考虑关键总成的使用寿命,比如在选择电动客车时,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 十、车身结构轻型化。提高客车自重利用系数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要求使公交车车身结构设计趋向轻型化。为了提高客车自重的利用系数和客车的经济性指标,节约材料,降低燃油消耗及车辆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未来大同公交所选择的的客车设计必然融入轻型化的理念,在确保部件强度的前提下实现客车轻型化。改进现有的设计方案,采用必要的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如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等都是车身轻型化的有效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大同公交未来3年选择更新的公交客车应该是以环保新能源为动力,以大型车(12米甚至14米)为主流,兼顾客车新技术的成熟应用和车辆信息系统的适用性,外形美观、人性化设计,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新型城市公交客车。 |